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部門動態(tài)

部門動態(tài)

專業(yè)+機制+大數據,為群眾平安鑄起“金鐘罩”
發(fā)布日期:2024-06-11 來源:市公安局 編輯:宜都融媒體

宜都融媒訊(通訊員 楊剛 張煐)近年來,隨著“共同締造”工作的展開,松木坪派出所構建起“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、共建共治共享”的“互動普惠”警務模式,在互動中變“民警端菜”為“群眾點菜”、變“你和我”為“我們”、變“要我做”為“一起做”,充分發(fā)揮群眾在基層社會治安中的主觀作用,把專業(yè)的防范知識根植到群眾心中,把群眾的需求帶回來,使平安成果最大限度普惠給群眾。

落實“一村一輔”,打造“民安派出所”。為解決農村警務力量薄弱、矛盾糾紛隱患較多等問題,推動公安基層基礎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,松木坪派出所采購12臺警用摩托車,招錄駐村輔警13人,整合有限警力資源,深入推進派出所“一站一室”警務模式改革,全面提升警務效能。制定民輔警工作日志,細化基礎工作任務目標,規(guī)范基礎業(yè)務工作流程,實現責任到人,任務到天,讓新入職民輔警能迅速把控工作要點,保障基礎工作的質量和實效。

推行“鐵騎警務”,打造“流動派出所”。充分發(fā)揮摩托車反應迅速適應性強、移動方便快捷的特點,輔警不再被動坐在警務室等群眾,而是將工作陣地前移,到群眾身邊找服務。每天除兩名值班輔警外,其余輔警均到各自轄區(qū)走訪精神病患者、邪教、刑滿釋放等重點人員,精準開展治安防控,全方位收集、掌握轄區(qū)動態(tài)及情報信息,及時調處化解轄區(qū)隱性矛盾糾紛,做到“打早打小,防范于萌芽”。實現應急處突力量轄區(qū)遍布常備,在緊急事件、交通事故或違法現場第一時間到達,做好先期處置,達到“警情通報即達,事故先期處置,違法精準打擊”的目標。

實施警力前置,打造“屋場派出所”。松木坪派出所積極響應鎮(zhèn)、村兩級號召,將警務工作延伸到“千場屋場會”,建立起“屋場派出所”。各駐村輔警分別與235名屋場長建立周聯(lián)系制度,參加每周屋場會,協(xié)助解決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,并組織開展反電詐、防盜搶、防事故、防賭黃、拒酒駕等宣傳教育工作。同時,派出所和鎮(zhèn)屋場辦聯(lián)合建立五大工作機制,即“訪”會前走訪機制,“研”聯(lián)席會議機制,“辦”問題銷號機制,“告”辦理回告機制,“督”通報管理機制,確保問題能解決、權益能維護。

強化科技賦能,打造“智能派出所”。完善派出所—中心警務站—駐村警務室—治安中心戶四級治安管控聯(lián)動機制,治安社會監(jiān)控平臺和“村村響”喇叭均接入松木坪派出所“情指行”一體化指揮室,新增監(jiān)控探頭300余個,將社會面治安管控由人防向技防轉變,將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和引導提升。為轄區(qū)案件易發(fā)地段和治安盲點裝上“眼睛”,實現對轄區(qū)所有區(qū)域全天“無死角”監(jiān)控,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。打造“能說能看能指揮調度”的智慧治安管控體系。建設派出所視頻點名系統(tǒng)和警用摩托車實時定位系統(tǒng),駐村輔警全天候在所轄村、社區(qū)工作,實現警力實時調度、秒級響應。

松木坪派出所將持續(xù)緊扣“普惠大眾”的改革要求,不斷拓展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安防范的深度和廣度,使“人人參與、人人共享”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鞏固,達到從“基礎、源頭”處預防、化解隱患風險的目的,與群眾一起共建安全穩(wěn)定的治安體系,共治平安有序的治安環(huán)境。

(責編:向姝 李華 審核:黨艷秋)

  • 熱點推薦